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国标参编单位汇像助力!全国地市全覆盖倒计时:10月底前实现每城至少一家过度包装检测机构

发布时间:2025-07-02 16:44分类: 综合 浏览:103评论:0


导读:2025年5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公布获得市场监管总局资质认定的商品过度包装检验检测机构名单的通知》,全国56家机构获得食品化妆品包装检测资质,15家具...



2025年5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公布获得市场监管总局资质认定的商品过度包装检验检测机构名单的通知》,全国56家机构获得食品化妆品包装检测资质,15家具备生鲜农产品检测能力,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主要城市及重点产业区域。
即日起,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需确保“地市级区域至少有1家检验检测机构具备相关能力”,并于10月31日前公布本地名单,织就一张覆盖全国的过度包装检测网络。

作为GB23350-2021国家标准核心参编单位的汇像,研发的过度包装体积测量系统已被多家上榜机构采用,成为支撑"地市全覆盖"战略落地的关键技术装备。

这份名单的公布,标志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要求正式落地——我国商品过度包装治理进入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新阶段



新规落地,过渡期结束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8月10日发布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标准,设置了两年过渡期后于2023年9月1日全面实施。该标准对包装层数、空隙率和成本提出严格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自实施日起一律禁售

随后发布的GB 43284-2023《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标准,也于2024年4月1日生效,覆盖蔬菜、水果、畜禽肉等五大类产品。


此次公布的检测机构名单,正是确保这两项国标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支撑。



新国标的核心要求:空隙率、层数与成本





过度包装主要表现为 “层数过多、空隙过大、成本过高” 三大问题。


新国标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应超过四层包装。在包装空隙率计算方面,进一步明确包装的提手、扣件、绑绳等计入包装体积。包装成本方面,对于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将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



检测机构:全国布局与技术支撑

此次公布的名单显示,获得资质的机构呈现 “国家级+地方级”双轨覆盖 的特点。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集聚了多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如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各省会城市则至少有一家省级机构入选。
这些机构将承担双重使命:为企业提供包装合规性检测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执法依据。在过度包装治理体系中,检测数据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能否上市流通,其技术权威性至关重要。



技术赋能: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突围

随着监管趋严,传统人工测量方式难以满足大批量、高精度的检测需求。3D体积测量技术正成为破解包装合规难题的关键工具
作为GB23350-2021国家标准核心参编单上海汇像将国标技术要求深度融入检测设备研发,汇像过度包装体积测量系统应运而生,完美契合GB23350-2021和GB43284-2023技术要求,专用于限制食品、化妆品、生鲜食用农产品等过度包装的检测分析。
设备利用高精度采集与3D成像原理,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快速扫描,结合专业软件自动计算包装空隙率,一键输出是否符合国标的判定结果。
"参编国标的优势在于吃透技术细节",上海汇像技术总监表示:"我们设备的核心算法直接对应标准中空隙率计算公式,避免检测机构二次换算误差"。



结语

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让商品褪去奢华外衣,回归实用本质——这不仅是对企业责任的考验,更是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当每一个包装都经得起测量,我们离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更近了一步



X-IMAGING




&









2009  2018  AI 沿SGS 




()2025  AI 

BREAK AWAY

 XImaging





综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