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半导体领域更是暗流涌动。无论是对等关税的实施、原产地认定规则的变更,还是半导体行业关税的调整,都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国产替代的大势始终坚定不移,这也为国产模拟芯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模拟芯片行业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众多模拟芯片厂商多采用IDM模式,其中以TI、ADI为代表的全球前十的模拟芯片厂商最为典型。部分厂商在备料下单时遭遇“不报价不出单的”困境,在这样的形势下,国产替代变得势在必行。而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聚焦模拟信号链芯片细分领域的新锐企业,在温度、温湿度、单总线安全存储、接口电路等芯片产品上,已实现对TI、ADI(MAXIM)相关产品的完全功能替换。
中科银河芯成立于2018年,公司专注于温度、温湿度、安全认证、接口、信号调理、电机驱动、时钟、压力、电流监测等芯片的设计研发。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所有IP全部自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在产品研发方面银河芯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沉淀,结合对工艺、质量、品控、测试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成为高端环境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的首选优质厂商。
在中科银河芯的国产替代产品中,我们整理出来一些可以快速直接替代的产品系列,供大家参考:
单总线安全认证芯片GX2431系列可以直接P2P替代ADI(MAXIM)的DS2431系列产品,在性能参数及封装形式方面已优于国外同系列产品。该芯片具有1024位的EEPROM存储空间,可在-55℃~+125℃温度范围,2.5V~5.5V的宽电压范围内工作,能够适应高温工业生产、低温户外作业等各类极端温度环境,对于存储重要的设备参数、认证信息等关键数据而言,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数据及信息被随意篡改,提升产品的ID安全认证功能。
单总线加密认证芯片GX28E01系列可以直接P2P替代ADI(MAXIM)的DS28E01系列产品,它是一款将1024位EEPORM与符合ISO/IEC10118-3标准的SHA-1安全散列算法质询响应安全认证功能,构建高可靠数据安全的加密认证芯片。采用单总线通信协议,最高传输速率达125kbps,1024bit存储空间满足多样化数据存储需求,静态电流低至1μA以下,兼顾高效与节能。广泛适用于FPGA加密、仪器设备身份认证、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卡加密、程序版权防护及耗材防伪等领域。
中科银河芯自主研发的温度传感器涵盖涵盖数字、模拟类系列产品,数字温度IC可提供单总线接口、I2C/SMBus、SPI、UART、单线脉冲等多系列接口类产品线,温度测量范围覆盖从-80℃到+200℃,精度从0.1℃到1℃,分辨率从9bit到16bit,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温度测量需求。其中一款高精度人体测温芯片GXT311,可以替代MAX31725/31726,产品在测温精度、响应速度、长期稳定性等核心指标上全面对标国际头部产品。采用16位(0.0078125℃)温度输出,瞬时功耗可达5uA,典型精度达到了±0.1℃,最小尺寸仅0.7mmx0.9mm,采用WLCSP的小体积封装,这种封装形式不仅适用于空间极度受限的应用场景,而且传热迅速,非常适用于可穿戴产品的手表、手环、戒指以及电子体温计等电子医疗级领域的测温监测。
在温湿度传感器领域,中科银河芯实现了更大的突破。推出的单芯片集成温湿度一体传感器系列产品GXHT3X、GXHT4X,不仅成功解决了传统传感器精度衰减、温漂严重的行业痛点,更凭借 -40℃至130℃的宽温域工作能力,打破了传统芯片在工业、家电等应用场景的垄断。在智慧粮情、白色家电等高端应用场景下,GXHT3X系列传感器稳定可靠的性能表现,为国产设备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成功进入某车企供应链,这标志着国产温湿度传感器正式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中科银河芯的国产化替代实践,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胜利,更是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典范。公司攻克了单芯片集成的温湿度MEMS工艺、信号调理电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将自主技术优势成功转化为行业话语权。如今,中科银河芯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智慧粮情、通信服务器、光伏能源、电力、医疗、汽车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累计出货量突破上亿颗,为产业链安全筑牢了坚实的“中国芯”防线。针对本次关税影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实现国产替代,小编特整理出中科银河芯可替代的国产产品兼容表,大家只需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自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