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近视微观世界——DHA和BE联合应用对近视豚鼠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10 04:16分类: 健康 浏览:174评论:0


导读:近年来,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早发性近视尤为突出,近视防治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近视的防治主要通过行为干预、药物干预和眼科干预等方式,每种干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之前的研究表明脉...


近年来,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早发性近视尤为突出,近视防治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近视的防治主要通过行为干预、药物干预和眼科干预等方式,每种干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之前的研究表明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hT)与血流和近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善巩膜氧合可能是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治疗策略,在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膳食补充剂作为控制和预防近视的安全可行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章教授团队在《Frontiers》上发表《Protective effects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combined with bilberry extract on myopic Guinea pigs》(二十二碳六烯酸联合越橘提取物对近视豚鼠的保护作用)第一作者:林泰南。

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是人体必需的膳食脂肪酸。以往研究表明,膳食 DHA 可预防近视,脂质组学分析表明DHA 是控制近视的一种可行候选药物,可抑制与近视相关的脉络膜变薄。并且先前的研究发现,越橘提取物 (bilberry extract,BE) 可促进视紫红质的再生,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增强夜视能力,但BE 是否能通过作用于脉络膜血管来延缓近视的进展仍不清楚。最近有研究将 BE 与 DHA 结合形成混合物,发现它们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其治疗效果,更有效地缓解眼疲劳和改善眼底血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DHA和BE联合应用对控制近视的作用,为近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选择2周龄健康有色豚鼠10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不予任何治疗,实验组右眼佩戴-6.0D镜片建立透镜诱导性近视(LIM)动物模型。根据治疗不同又分为正常喂养组、DHA治疗组、BE治疗组、DHA+BE联合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4周后、治疗8周后测量双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眼底检查,测量脉络膜厚度、脉络膜血管指数( choroidal vascularity index,CVI)、暗适应最大混合反应(maximal mixed response in dark adaptation,Max-ERG)和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cone cell response in light adaptation,Cone-ERG)。

用1%盐酸环戊托酯滴眼液散大豚鼠瞳孔,在昏暗红光下,3%戊巴比妥钠(50 mg/kg)腹腔麻醉豚鼠。使用图湃四十万次全域扫频OCTA捕获血流,以视神经为中心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12×12 mm,通过图湃OCTA自带软件分析豚鼠的 ChT 以及CVI。

图片:豚鼠 ChT 和 CVI 变化评估。ChT:脉络膜厚度;CVI:脉络膜血管指数。

(A)豚鼠视网膜血流广角视图;

(B)视神经周围和周边视网膜的血流;

(C)以视神经盘为中心的 ChT(黄线标记区域);

(D)以视神经盘为中心的九个区域的 CVI。

研究结果




豚鼠ChT和CVI的变化:造模前,各组间的ChT无显著差异。造模4周后,与 NC组(107.20±12.48 um)相比,LIM组(89.00±10.37 um)、LIM + DHA + BE 组(87.5±9.97 um)、LIM + DHA组(86.80±8.38 um)和LIM + BE组(89.8±8.57 um)的右眼ChT均显著降低。造模前,各组间右眼CVI无显著差异。造模四周后,LIM组(22.55±4.59%)、LIM+DHA+BE组(20.75±3.31%)、LIM+DHA组(20.40±2.84%)、LIM+BE组(20.80±4.08%)右眼CVI较NC组(30.64±5.97%)显著下降。治疗8周后,与LIM组(22.73±4.43%)相比,LIM+DHA组(24.07±3.62%)和LIM+BE组(23.70±3.89%)右眼CVI无明显变化,但LIM+DHA+BE组(27.17±5.46%)CVI有所增加。造模后4周和治疗后8周各组豚鼠左眼ChT及CVI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结果表明,口服DHA+越橘提取物(BE)组对比透镜诱导组能够减少屈光度、缩短眼轴。同时改善眼底、提高脉络膜厚度及CVI,提高ERG上a、b波幅度,且联合作用效果优于单独DHA组、越橘提取物组。本研究结论认为,口服DHA+越橘提取物对透镜诱导法近视豚鼠能够延缓近视发展,且效果比单独口服DHA或者越橘提取物效果更好。

图湃超广角全域扫频OCTA的强大光学设计可以在不使用外接镜头的情况下直接拍摄动物,为研究动物眼部结构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并且图湃OCTA的高分辨率和每秒四十万次的高扫描速度确保了成像的清晰度和效率,使得在动物实验中能够快速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并且利用内置软件可直接获得量化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通链接



作者简介


林泰南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院门诊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眼科学在读博士,福州屏东中学健康副校长;福建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组成员,国家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省级师资专家成员,福建省医学会科普分会青年委员,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学专业学术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科普讲师,擅长儿童近视防治及眼表疾病。近年来完成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一项、福建卫生创新课题一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6篇.




原文作者

林泰南(第一作者)、胡建章(通讯作者)、温倩、刘小婷、林景华、施巧妹、林淼、黄伟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图湃医疗等

新闻编辑:周雪,图湃医疗
内容校对:龚露,图湃医疗


图湃读书会系列:







秒速40万!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团队4个月完成SCI文献发表


【赠阅官授中文译本】全域扫频OCT下的脉络膜骨瘤组织学发现


化无助为可行—非病理性近视脉络膜与视网膜全域血流量化成果发表


指点“浆”山:OCTA可否代替ICGA?赵明威教授团队CSCR研究新作发表


3D CVI—全域扫频OCTA脉络膜中大血管量化新参数中浆应用发表


答案揭晓!超广角OCTA能否取代荧光造影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仅替代,更有超越!广角全域扫频OCTA取代FFA用于RVO!


眼球里的一副“墨镜”—图湃全域OCT再登JAMA眼科图集


再添新证!超广角OCTA可替代传统造影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视角,新发现,新证据:图湃超广角OCTA助探“中浆”脉络膜奥秘


红光治疗近视能否改变眼底血供?全域扫频OCTA研究助你一探究竟


中浆涡静脉血流淤滞新论据 — 图湃超广角扫频OCTA新发现!


葡萄膜炎眼底血管改变量化全剖析—图湃全域扫频OCTA再添大作


影响因子20分!图湃助力安徽医科大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重大突破


优于超广角眼底照,媲美超广角造影!40万速OCTA诊断筛查FEVR研究成果发布


白点综合征超广角Enface再攀顶刊Ophthalmology图片单元 — 图湃OCT探寻眼底影像新视界


超广角当真优势明显?40万速与传统OCTA范围糖网病变探测力大PK


鉴症于“无形”,图湃超广角OCTA识别无临床糖网的糖尿病患者眼底变化!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团队新研究发表


鱿鱼来源的组织工程角膜基质材料!图湃40万速全域扫频OCT助推眼前节基础研究


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及年龄变化趋势,超广角全域扫频OCT新发现!


超广角血流成像OCTA能否预测糖网进展?前沿研究给出答案


新冠感染后“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MN)”临床影像特征,图湃OCT新作发表match


PCV继发视网膜下巨大出血性PED,术后快速平复,AJO报告


离焦果然诱导脉络膜空间变化!周行涛教授团队动物眼近视研究发表


《OPHTHALMOLOGY》官推热帖 — 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脉络膜血管改变


争分夺秒——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再通全程超广角OCTA实录


脉络膜血流密度或可成为观察抑郁症“窗口”—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眼观全身病”新发现


中浆脉络膜涡静脉引流特征,超广角OCTA研究


量化证据出炉:饮酒影响眼部微血管循环!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团队研究


结膜上的“珊瑚礁”,结膜乳头状瘤图湃前节血流影像再登《Ophthalmology》


现病变于无形,糖尿病视网膜临床前期脉络膜已经改变!全域扫频OCTA新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巩膜厚度变化,扫频源SS-OCT一探究竟


从眼科看狼疮,超广角OCTA定量评估SLE视网膜血管变化再发新作


扫频源OCT与扫频源OCTA的先进性(中文译本)


跃出视网膜的“海豚” — 先天性玻璃体囊肿一例


高度近视无线免电池贴片治疗研究,图湃助力尖端前沿论文


后极部涡静脉的发生比率及特征,脉络膜血管系统新探索


首篇海外文献!图湃北溟成为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研究(BIOCIS)项目唯一国产设备


脉络膜竟有如此日节律变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团队新研究


新一代公式“全眼轴”人工晶体计算准确性比较:Barrett VS EVO VS RBF公式


《Ophthalmology》再现图湃前节OCT影像:前房“空泡”,玻璃体疝


Eye and Vision封面报道国产图湃扫频生物测量准确性!黄锦海/周行涛教授团队子午首篇论文!


3D扫频OCTA看近视性后巩膜葡萄肿,图湃《Ophthalmology》首篇海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药物新发现:黄酮吡醇,靶点DDX58——图湃全域扫频OCTA助力评价其治疗潜力!


色素失禁症相关视网膜病变,《Ophthalmology Retina》再现图湃超广角魅力


近视评估崭新指标:视网膜曲率(RC)— 图湃扫频OCT创新技术!


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视网膜有何改变?超广角OCTA量化功能再发新作


长期血液透析(H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影响?图湃全域扫频OCTA助力评估


探索儿童近视进展的脉络膜之谜,图湃眼底血流结构量化工具新研究


穿凿环布——条纹状多灶性脉络膜炎超广角OCTA等多模影像表现


探索无色素脉络膜黑色素瘤双循环,《Ophthalmology》再现图湃3D血流魅力


眼底改变可助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诊断?图湃全域扫频OCTA提供有力支持


超乳玻切术后人工晶状体即时还是延期植入?图湃瑶光助力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研究


预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结果?全域扫频OCTA设备助力


北京协和医院:图湃超广角OCT曲率评估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


正常眼脉络膜涡静脉引流系统与血管吻合特点——中山眼科中心图湃超广角OCTA新发现


AMD治疗新靶点——昼夜节律紊乱下STRA6调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超广角OCTA:可提供近视研究领域新检测指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最新研究


“神秘之眼”刊登JAMA图集——全域扫频OCT捕捉周边部巨大视网膜囊样变性


预测PCV患者抗VEGF治疗反应有新的可量化影像生物标志物?图湃全域扫频OCTA最新研究发现


持续性高眼压视网膜静-静脉吻合,《Ophthalmology》再现图湃OCTA影像


冠心病患者脉络膜三维变化:研究新成果震撼来袭


结膜微血管与冠状动脉疾病关联研究,全域扫频OCTA破解心灵窗户健康密码


前节血流OCTA临床应用进展汇总——新加坡国立眼科医院新论著


689nm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反应不佳慢性中浆的全域OCT观察





— 扫码关注我们 —

图片

图片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图片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健康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