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二十四节气 | 大暑:伏天炙烤,静待秋声

发布时间:2025-08-04 21:04分类: 浏览:145评论:0


导读: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DASHU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传统当蝉鸣声嘶力竭地攀上顶峰,当阳光炙烤大地蒸腾起滚滚热浪,当午后雷雨来得猝不及防又酣畅淋漓,我们便...

大暑热不透

大热在秋后

DASHU

中国传统

二十四节气之一

当蝉鸣声嘶力竭地攀上顶峰,当阳光炙烤大地蒸腾起滚滚热浪,当午后雷雨来得猝不及防又酣畅淋漓,我们便知道——大暑,来了。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雨水最丰沛的时节。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所谓“大暑”,正是“炎热之极”的意思。此时,我们正身处“三伏天”的中伏前后,大地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上蒸下煮”,溽热难当。





一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腐朽的草根在盛夏的湿热中会化作点点流萤。虽然现代科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夏夜那星星点点、如梦似幻的萤火虫,确实是大暑时节最浪漫的精灵,为闷热的夜晚带来一丝清凉的诗意。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被高温蒸腾得异常湿润,空气也饱含水分,湿热交加,让人体感极其不适。这正是“桑拿天”的典型写照,动辄汗流浃背,黏腻难耐。


三候,大雨时行: 极致的炎热孕育着猛烈的雷雨。大暑时节,强对流天气频发,常常是骄阳似火后,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瓢泼而下。这“伏雨”或“热雷雨” 虽然短暂,却能带来片刻的清凉,更是滋养万物的甘霖。







面对酷暑,智慧的古人早已总结出一套“大暑生存指南”。

饮伏茶,晒伏姜

二十四节气之一

很多地方有“喝伏茶”的习俗。用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具有清凉祛暑作用的中草药煎煮成茶,免费供应路人饮用,消暑解渴,蕴含邻里互助的温情。还有“晒伏姜”的传统,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与红糖混合后晾晒,待三伏天结束后食用,据说有驱寒暖胃的功效,为秋冬做准备。

食仙草,啖凤梨

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南方,有“六月(农历)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仙草冻(凉粉)是极佳的消暑甜品。台湾则有在大暑吃凤梨(菠萝)的习俗,取其闽南语发音“旺来”,寓意吉祥平安。

送“大暑船”

二十四节气之一

浙江沿海地区有“送大暑船”的传统民俗活动,寓意送走瘟疫、祈求平安,场面盛大,充满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敬畏自然的文化内涵。







大暑,是酷热的顶点,也是生机的沸点。它用最炽热的阳光,催促着万物走向成熟;用最淋漓的汗水,浇灌着丰收的梦想。它考验着自然的韧性,也磨砺着人类的智慧与耐心。


在溽暑蒸腾中,我们看到了稻穗奋力灌浆的执着,听到了蝉鸣对生命的热烈宣告,也感受着邻里间一碗伏茶的温情。它提醒我们:极致的孕育,往往伴随着极致的考验。


熬过这最炎热的时光,前方,便是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心怀敬畏,顺应天时,做好防护,安然度夏。静待,那汗水浇灌出的、沉甸甸的丰收喜悦。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