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论坛回顾】数字赋能·AI驱动——新能源智慧集控和数智化场站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02 15:47分类: 浏览:151评论:0


导读:2025数字赋能·AI驱动DIGITAL ENABLEMENT - AI DRIVEN新能源智慧集控与数智化场站论坛圆满落幕会议概要 / INTRODUCTION●●●2...


2025

数字赋能·AI驱动

DIGITAL ENABLEMENT - AI DRIVEN

新能源智慧集控与数智化场站论坛圆满落幕


会议概要 / INTRODUCTION

2025年6月11-12日,由清华大学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数字赋能·AI驱动——新能源智慧集控和数智化场站论坛”在上海练秋湖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能源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智能赋能新能源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新未来

PART 01








清华大学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磊《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和运行控制重构》主题演讲中指出,随着风电、光伏等变流器并网电源(CIG)取代传统同步发电机成为主导因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面临功率波动、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等新挑战。他提出基于“理想电压源构网控制”和“定频有功控制框架(FF-APC)”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构想,通过打破传统有功与频率间的耦合关系,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陈磊教授强调,利用先进控制技术和智能调度手段可有效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创造条件。这一理论不仅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全新思路,也明确了新能源控制系统向智能化、灵活性方向发展的技术路径。








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发电行业总经理邓小华,在《乘数智之风,破新能源发展之难》主题演讲中表示,面对新能源发展的网络覆盖难、运维难、预测难三大难题,华为联合伙伴打造智慧新能源方案,助力电力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深水区,实现场站可感、区域可控、集团可视可管。具体方案包括针对预测难的基于AI的气象大模型新能源功率预测;针对运维难的新能源场站智能监测、新能源集控、视频智能化与智能巡检;以及针对网络覆盖难的大基地网络、融合网络与场站网络覆盖。








岳能科技产品总监王晓丹《智能监盘系统赋能新能源集控中心实现高效化运行》为题,介绍了智能监盘系统在新能源集控中心的应用。随着新能源场站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监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效运行的需求。岳能科技的智能监盘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新能源场站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智能诊断等功能,同时运用“大数据+AI”构建设备预测模型,结合专家知识库实现故障智能诊断与解决方案自动推送,通过“智慧诊断-智能维护”形成闭环管理,极大提升了集控中心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王晓丹详细阐述了智能监盘系统的各项功能和优势,并分享了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岳能科技副总经理曹贺《AI大模型对新能源的赋能与应用》中提出,AI大模型正通过“知识重构、交互革命、智能体协同、运行范式改变”四大方向推动新能源数字化转型。基于华为AI基础设施,公司打造了全场景AI大模型解决方案,集成六大智能引擎(问答、分析、诊断、推荐、规划、问数),实现发电预测、故障诊断、智能运维等核心功能。该方案依托行业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结合传感器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能力,构建了从实时监控到预测性维护的闭环体系。通过模块化RAG技术动态关联运维知识库,显著提升了故障处理效率,推动新能源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运营升级。








论坛特别设置了专家对话环节,由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副主任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聪生作为嘉宾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电力国重)、新能源发电企业、华为及岳能科技的代表共同参与,围绕“AI大模型赋能新能源发电的数智化未来”展开深入讨论。专家们就新能源发电预测的准确性、智能运维系统的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参观 

PART 02







6月12日中午,作为本次论坛的特色环节,与会嘉宾参观了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近距离领略了科技与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体验了华为在新能源数字化与AI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让与会者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对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论坛成果与展望 / INTRODUCTION

本次论坛以 “数字赋能・AI驱动” 为内核,搭建起行业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协同的高端平台,与会专家通过前沿技术分享与深度研讨,达成了新能源智慧化发展的行业共识。我们共同描绘了AI驱动下的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革命指明了技术方向。展望未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将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科技创新点亮绿色未来,共同谱写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  岳镇渊渟  踔绝之能 >>>


电话:010-63430001

邮箱:bjyn@bjyn.com

网址:http://www.bjyn.com

北京(总部)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春和路52号院金地威新国际中心A座3层301室

沈阳(研发中心)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李相街道营城子大街2-2号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园F12号楼二层215室


标签: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