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守护生命的逆行者——航天惯性外场人员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8 07:00分类: 社会 浏览:79评论:0


导读:在群山峻岭之间,在烈日曝晒的夏日、寒冷刺骨的冬日,总有一群人身着工装、背负设备,攀爬在陡峭的岩壁间,跋涉于泥泞的山路上。他们是航天惯性安全监测系统外场工作人员,也是守护生命防线的“...

在群山峻岭之间,在烈日曝晒的夏日、寒冷刺骨的冬日,总有一群人身着工装、背负设备,攀爬在陡峭的岩壁间,跋涉于泥泞的山路上。他们是航天惯性安全监测系统外场工作人员,也是守护生命防线的“无声哨兵”。当城市里的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安全预警时,鲜少有人知道,每一组精准的监测数据背后,都凝结着这群人用脚步丈量险境、用双手搭建防线的艰辛。

一、与险境赛跑:设备安装的生死时速

“汛期快要来了!必须在周内完成监测点布设!”接到紧急任务航天惯性小罗和团队正在重庆山区的一处滑坡点作业。地质灾害监测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外场人员往往需要在汛期前完成设备部署。他们扛着重的GNSS位移监测仪、裂缝计、雨量等设备和立杆等结构件,徒步穿越崎岖的山路,踩着松动的碎石攀上垂直高度超过50米的陡坡。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腰间的安全绳是他们唯一的保障。白天,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用冲击钻在岩壁上打孔固定设备;夜晚,头灯的光束刺破黑暗,手电筒照亮仪表盘上的参数。安测部小罗记得,有次为了将倾角仪安装到最佳位置,狭窄的操作平台上保持跪姿调试了两个小时,起身时双腿已失去知觉,但看到设备成功捕捉到0.1毫米的位移变化,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二、与自然博弈:深山里的精密调试

设备安装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让这些“电子哨兵”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地区,低温会导致传感器漂移;在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中,溶洞内的电磁干扰可能让数据传输中断。外场人员就像设备的“全科医生”,既要懂地质结构,又要精通电子工程,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2023冬季航天惯性小陈带队在北京延庆山区调试GNSS监测预警系统,由于大雪覆盖外加北京山区岩壁遮挡,GNSS监测预警系统信号异常。小陈顶着刺骨的山风和稀稀落落的雪花,用身体挡住飘摇的雨伞,指尖冻得越来越迟缓,依然将万用表的探针精准刺入比头发丝还细的电路触点,详细排查异常,最发现异常并当场调试使设备重新正常运行。当设备重新传回规律的信号时,远处村庄的灯火正穿透幕,温暖了这群“地灾人”的脸庞。

、无声的守护者

当城市的地铁准点运行,当校园的铃声按时响起,很少有人想到,这份岁月静好背后,是无数地灾外场工作者在用生命丈量危险。他们的工作服永远沾着洗不净的泥土,常常在节假日期间无法陪伴家人,却从无怨言。在湖北落石监测项目中,小婚礼当天仍然在沟通现场调试设备;在广州市白云区地灾监测项目中小石坚守项目3个月没回家;在汛期前,小王通宵紧盯设备离线情况,一旦设备离线立刻抢修,保障汛期安全。

航天惯性外场人员长期坚守在监测一线,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但他们架设的设备正24小时凝视着大地的脉搏。当警报响起时,人们听到的是冰冷的机械提示音,但那声音里,分明跳动着这群逆行者炽热的心跳。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悬崖峭壁上编织出生命的防护网;用沾满油污的工装,诠释着何谓“平凡中的伟大”。这或许就是守护的真正含义——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在需要的地方,永远有人默默在场。


来源:安全监测系统部

文字:詹   森

编辑:刘万春

编审:吴雷振


社会排行